刚性防水的优秀课代表-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01、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简称渗透结晶型材料,是一种用于建筑物结构防水的固体粉末状物质。1942年由德国科学家发明,初期主要用于混凝土舰艇的舰身防水,二战结束后该产品被欧美国家引入,并对材料种类、性能等进行改进与提升,在建筑工程中被广泛使用, 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我国于上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由水利工作者将此类材料引进,使用在大坝修建中,成功解决了坝体局部渗水的问题。随着国内基础建设的蓬勃发展,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逐渐被工程人员所认知和使用。研究表明,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主要成分中起到防水作用的是活性化学物质。

▌02、渗透结晶型材料的防水作用原理是当材料遇到水后,材料内活性物质和催化剂等溶于水,并以水载体向混凝土结构内渗透,在渗透移动的过程中、材料中活性物质与结构内部孔隙中离子团发生化学反应,并在孔隙中生成一定量不溶于水的结晶体物质;结晶体物质和水化产物在沿途的孔隙、缝隙中生成,使得这些结构内的缝隙被填充、堵塞,从而让这些原本属于水源渗流、运移的通道被阻断,有效降低结构体的渗水量,让结构体防水能力提升。材料优秀的防水能力,常被用在建筑物表面防水、地下工程防水、以及水坝、堤坝等防水工程中。

▌03、随着渗透结晶型材料的普及,对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也越来越多。 长江科学院使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对乌江构皮滩水电站廊道渗水问题进行治理,对福建池潭水电站地下厂房进行了防渗处理,均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 中国铁路西安局使用渗透结晶型材料对建筑物地下室外墙进行了防水处理,并与传统改性沥青卷材的效果进行对比,确定了新型材料取得更好的防水效果的同时, 可以节约工期、降低成本。渗透结晶型材料还可以用在隧道结构防水、治水工程中,对隧道衬砌结构渗漏水病害进行处理;也能够用在提升钢筋混凝土混凝体性能上,试验研究表明渗透结晶型可以提升混凝土的耐久性和防水性,具有与建筑同寿命的优秀品质。